中國人是什麼時候喝上咖啡的?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2024-11-27 03:44:56

  關注咖評(微信公衆號 vdailycom ) 發現美好咖啡館 開一家自己的小店


1994年,北京東城,咖啡廳內景

從1884年咖啡初到中國至今,似乎很難說有多少是人打心眼兒裏喜歡喝咖啡的。咖啡在中國的流行,與咖啡本身好不好喝,還真是沒什麼關係。

如果看到現今中國街頭遍佈的咖啡館,民國的文學大師可能會相當詫異:在他們的世界,雖有咖啡館,但並沒有什麼喝咖啡的經驗,也沒有留下談如何喝咖啡的美文,他們習慣的還是喝茶。即便極端如魯迅——必須得去咖啡館交際,卻總要自備中國茶。

似乎沒有多少是人打心眼兒裏喜歡喝咖啡的——但咖啡在中國的流行,與咖啡本身好不好喝,還真是沒什麼關係的。

外國人帶來了咖啡樹也帶來咖啡館

人類飲用咖啡已近千年,不過咖啡真正傳到中國,還是在19世紀。1884年,一位叫勞倫斯的英國曼徹斯特茶商,穿越中法海軍的隆隆炮火,來到了中國的寶島臺灣,這位曾經行商非洲、南美的中年人發現,臺灣的氣候類似盛產咖啡的加勒比海岸,於是動起了墾殖咖啡園的念頭。

他從菲律賓馬尼拉運來了100多株咖啡樹,開始在臺灣種植。因爲運送距離遙遠,加之咖啡樹苗種下後照料不佳,成活的咖啡樹只有10株。但無論如何,這揭開了咖啡在中國發展的序幕。

至於中國大陸,最早的咖啡種植始於雲南。1904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田德能受命前往大理賓川縣傳教。他酷愛喝咖啡,於是他的行李中,便有他經過越南時購買的咖啡豆和咖啡樹苗——大約100年前,法國人已經在越南和老撾種上了咖啡。這次,田德能想在賓川試種,這樣他就隨時都能喝上新鮮的咖啡。

他來到賓川縣的朱苦拉村,建起了教堂,並在教堂的邊上種下了一片咖啡林,也就是保存至今的、堪稱中國咖啡的“活化石”的朱苦拉村咖啡林。起初,這裏產的咖啡只供教士飲用,但慢慢的,當地的村民也跟着神父一起喝上了咖啡。

經過百年時光,在朱苦拉村,喝咖啡早已經成了當地少數民族羣衆的生活習慣。他們將採摘來的咖啡豆去皮、脫殼後,就直接在煮飯的大鐵鍋裏翻炒,然後杵碎,再用磨面的石磨將其磨成細咖啡粉,用紗布包起來放在瓦罐裏煮。

1905年,另一個法國人則在雲南最早的通商口岸蒙自開辦了“滇越鐵路酒吧間”。這其實是一間咖啡館,那爲什麼取名酒吧間?原來,這是法國特色的咖啡館,不僅出售咖啡,還出售酒精飲料,是咖啡館與小酒館的混合產物,也是歐洲咖啡館的主流模式。

當年,酒吧間一建好,就吸引了到此修建滇越鐵路的法國人和其他外國人光顧,極爲熱鬧。那時,當地百姓對此十分不解:“真是奇怪了!老洋咪(過去蒙自人對老外的俗稱)不喝茶,而是喝一種苦得像中藥一樣的東西。”

不過,蒙自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他們也就見怪不怪了。蒙自本地的士紳慢慢開始與外國人打交道,到洋人府上做客,沒茶喝,只能喝咖啡,喝多了,也就上癮了。

去咖啡館,還真不是爲了喝咖啡

上海的咖啡館,則要來得更早一些。1887年的《申江百詠》中有一段竹枝詞寫道:“一客一盆憑大嚼,飽來隨意飲高馡。”這裏的“高馡”,便是咖啡早期的譯名了。

上海早期的咖啡館,都由外國人經營,是特別爲19世紀中期那些剛離開貨船,滿懷鄉愁的水手而設的。

順理成章的,咖啡館的第一批常客,就成了專門做水手生意的妓女。在這以後,這裏纔開始吸引那些嘗試仿效西方生活方式的中國人。到了1909年,咖啡店開始被視爲聚會的地點,在上海的旅遊指南中出現。

 

1911年,位於上海虹口的漢璧禮咖啡屋

與今天的咖啡店主要銷售咖啡不同,它們大多數都是法式咖啡店,跟“滇越鐵路酒吧間”一個模式,附屬於餐館,兼售各式的食物與飲料。

入口處鋪設着地毯,留聲機播放着流行的西方音樂,桌上擺放着從外國進口的花瓶和菸灰缸——當時的咖啡館,基本可以看作是西方生活方式的展覽館。

當時的一篇小說就描繪了發生在咖啡館裏的場景:打扮摩登的鐘小姐在三名男青年簇擁下,吹噓着她在巴黎的生活。

這時,咖啡館的女招待也取代了原本佔據在這裏的妓女。事實上,不僅上海,全國都是如此。當時長沙新聞人嚴怪愚就在新聞中曾寫道,“許多人(去咖啡店),不一定喝咖啡,而是喫女侍者”。

上世紀30年代,長沙的咖啡館接連冒出來,南門的咖啡館“青春宴飲社”的女招待,堪稱集長沙之大成。長沙的男人們打着喝咖啡的名頭來到這裏,首先不是點咖啡,而是先點這裏著名的女招待葉紅,看她拿着口琴,吹一曲《桃花江》。或者點女招待銀真,聽她唱一折《蘇三起解》。

後來更是有了女招待“選美”,即選舉“咖啡皇后”。這已近於青樓選花魁,是當地一大盛事,跟現在的選秀節目類似,來自各大咖啡館的女招待都有自己的粉絲團,競爭異常激烈。

美女招待爲咖啡店帶來生意,同時,也有人挖牆角。當美女招待當選或入圍“咖啡皇后”並引人關注後,身價不同,自然會從長沙城內的這家咖啡店跳槽到另一家。

最出名的長沙女招待,要數後來成爲電影明星的胡萍。成名之前,她就曾在長沙最早的咖啡館“遠東咖啡店”充當女招待。

1936年長沙報紙報道說,“現充任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基本演員之胡萍,轟動一時之摩登女郎也,曾充該店侍女,故當時一般紈絝子弟,趨之若鶩,有僅食一二角,而竟給小費至數元以上,蓋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作用存焉,旋受輿論之攻擊,遂離湘赴滬,獻聲色於銀幕矣”。

後來,田漢回到長沙,也時常要去遠東咖啡店小坐。他對咖啡館的印象是,“那兒的女招待似乎都有些自負,彷彿每一位的將來,都有成爲電影明星的希望。”

咖啡店的女招待,也成爲了文人們喜歡的題材。在田漢的《咖啡店之一夜》裏,女主角白秋英跑到上海尋找青梅竹馬的戀人,爲維持生計而當起女侍。到了最後,她久候的情人終於現身咖啡店,但卻同時帶來了他的未婚妻。白秋英痛罵對方薄情寡義,將他給的鈔票付之一炬。

這個發生在咖啡館的故事,雖然有些老套,但已經有了些婦女解放的意味了。

在上海,咖啡館成爲了一股文化熱潮

上世紀20年代,上海的咖啡店主要集中在法租界及虹口(日租界)這兩個地區。在法租界的霞飛路、靜安寺路還有陝西北路上,大多數都是法式咖啡店,也有些是俄國人經營的,它們規模大,檔次高,吸引的是來自上流社會的達官貴人。

至於虹口區的咖啡館,遍佈在北四川路,大多由知識分子經營,就要樸素一些,消費也更便宜,吸引的是那些文藝界人士。

1928年,《申報》刊登了一篇短文,署名“慎之”的作者向讀者介紹了位於虹口區北四川路一家名爲“上海咖啡”的咖啡店。作者在店內遇到了許多文藝界名人,當中包括魯迅、郁達夫、龔冰盧、孟超和葉靈鳳;他們在店內不是高談各自的主張,就是默默沉思。慎之沉醉於這種氣氛裏,並認定這裏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的樂園”。

不過,這篇介紹咖啡館的短文,卻引發了一場論戰。郁達夫發表了《革命廣告》,否認他與“上海咖啡”有任何關係,並抨擊當代知識分子對“革命”這個概念的盲目迷戀。

魯迅也很快加入進來,在《革命的咖啡館》一文中,他表示自己從沒有到過這類咖啡店。他反感的是,咖啡館裏那些只知空談的“文豪”和“年青貌美、齒白脣紅”的女招待,他根本不願意在革命的咖啡館裏做“裝點”。

1933年2月17日,愛爾蘭劇作家、評論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蕭伯納訪問中國,與魯迅和蔡元培在上海會面合影

不過,反對歸反對,咖啡館還是要去的。對於左翼知識分子而言,由於國民政府較少留意日租界裏開設的咖啡館,這裏實在是個聚會的好場所。在《革命的咖啡館》成文後一年,魯迅還是去了離他當時上海的住所很近的公啡咖啡館。

公啡坐落於當時上海北四川路有軌電車終點站附近,內山書店的對面。1930年2月16日“左聯”第一次籌備會在公啡咖啡館二樓召開。會議決定成立一個革命的文學團體“左聯”。魯迅多次主持了“左聯”的籌備會。所以他也成爲了公啡的常客。但他從不喝咖啡,通常都自備中國茶。

魯迅對咖啡的看法,基本是負面的。他常常說:“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他認爲,喝茶是爲了消除疲勞,能更好地工作。而咖啡,完完全全是享樂,把時間都浪費在無意義的高談闊論上。

但正是因爲有咖啡館這個共同空間,文化熱潮才得以萌發。1928年,《申報》出現了一個新專欄“咖啡座”,當時的編輯就明確表示,這個專欄就如現實中的咖啡座,人們可以在裏頭自由地就任何議題交換意見。

事實上,對魯迅而言,咖啡館也是不可或缺的社交場所。當時的文學青年要見到魯迅,必經路線就包括了公啡。

1934年,蕭軍、蕭紅帶着小說手稿從東北輾轉來到上海,先到內山書店見魯迅,再由魯迅帶去公啡聊天。周揚的夫人也回憶說,她當時曾讓周揚在公啡等着,自己先去內山書店找魯迅,然後3人再一起在公啡二樓的小包房裏長談。

速溶咖啡,當年也是格調的象徵

建國後,咖啡連同咖啡館,又慢慢消失在大衆的視野裏了。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在上海,商業部門爲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在少量店面供應咖啡和簡單西餐,所在地段大多是過去的租界,畢竟那裏的居民從小就有喝咖啡的習慣。

位於南京東路的中央商場也有咖啡喝。有上海人回憶說,當時中央商場喝咖啡,坐的是八仙桌、長板凳,牆上貼着革命標語。咖啡是用燒水的鋁壺煮的,倒在玻璃杯裏,加一小勺白砂糖,用毛竹筷子攪拌,一杯一角一分。

另外還有面包吐司,不過比較貴。來喝咖啡的人,都是些老年人,一杯咖啡泡半天。更多的人是到邊上排隊買鮮肉大包,喫油墩子。

1998年,北京東城,咖啡廳內的青年女子

在北京,西單商場的貨架上也擺着3、4元一罐的上海咖啡。不過,對於普通老百姓,這實在是天價。一些涉外酒店也有自己的咖啡廳,但那是需要外匯券付賬的。

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國才從電視裏又一次認識了咖啡。“味道好極了!”這句雀巢咖啡的廣告相信很多人今天都是記憶猶新。這個廣告的魅力在於,對於沒喝過咖啡的人來說,加入奶精伴侶調和的速溶咖啡,是又香又甜的飲品。而對於喝過咖啡的人來說,他們絕大多數並不習慣咖啡的苦味,所以也就樂於接受咖啡變得如此香甜。

雀巢速溶咖啡的成功,讓其變成了一個“逼格”的象徵。那時候,裝着“雀巢”的玻璃瓶子,即便是喝空了,也常被放在玻璃櫃子裏當擺設,或者要被拿到辦公室當喝水的杯子。

但這也讓大多數中國人對咖啡產生了錯誤的印象:咖啡就是“雀巢”,咖啡就是“苦”的,咖啡就應該和“伴侶”混合。所以1999年星巴克進入中國,當很多人喝到了第一杯星巴克咖啡時,第一反應就是,咖啡竟然也可以有這麼多種花樣的喝法。

2017-07-12 10:31:4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