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館經營 > 點評 > 2024-11-26 19:34:16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節氣過了小暑,這年也過了一半。
回來臺北後,也跑了衆多咖啡館,不管新開,舊愛,亦或是改頭換面選了新址再開,多樣貌的蓬勃發展,實在替臺灣咖啡叫好。別說第三波的咖啡世代,臺灣的精品咖啡早就不再只是追求風土,關心莊園而已,多元化的觸角早就踏進你我生活圈,融入社區,走向消費者了。
當然咖啡世代在走,還是有着潮流變化,如果說2015到2016是獨立咖啡館的蓬勃發展期,那2017年換是個新的轉戾點。我觀察到了2017年六個咖啡潮流現象,或許不只是咖啡圈,整個餐飲界都會有同樣的趨勢。
1. 小坪數與外帶吧的興盛
撇除連鎖店一直以來都有不少比例是小坪數外帶吧,2016下半年到2017年開始,小坪數的獨立咖啡店不管是立飲或外帶吧都開始興起,就連有座位的咖啡館都有不少間是5-10人的小型咖啡店。
會有這風潮一方面是成本的考量,在租金高漲、設備昂貴與食材成本處於高檔情況下做的取捨,有些店家選擇小坪數咖啡店,有的選在商業區開起外帶吧,而有的折衷選擇立飲或是店中店形式,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另一方面或許是日本咖啡館的風格吹進臺灣,尤其是日本新一波咖啡館有許多比例走的是小坪數、小空間但極具設計質感。在有限資金下無法設計一間大坪數高挑唯美的咖啡館,但可以在街口轉角處誕生出質感唯美的咖啡店。
2.咖啡冰飲特調興起
若是有在追蹤餐飲資訊,應該能發現到今年夏天的咖啡飲品變得豐富多變,不再只是簡單的冰咖啡或是冰滴,各家卯足全力的開發新產品,從冰釀、冷泡冷萃,在到氮氣咖啡與咖啡氣泡飲,不只咖啡本身,連外觀上也下足功夫的在整體設計與杯子做出創意。
或許咖啡人開始發現消費者不只是專注的追求咖啡風味,反而是想尋求一個愉悅的消費體驗,順着這個需求再加上社羣媒體的推播,咖啡飲品還會有什麼新產品出現值得期待。
3.外帶杯的豐富變化
五年前的外帶咖啡只要求咖啡濃醇香,兩三年前的外帶咖啡開始有着美美咖啡拉花,2017年的外帶咖啡開始有着美美外觀,只要是外帶吧似乎都開始在杯子外下功夫,從文字、logo一直到顏色搭配,最後到消費者手上的就是美美的一杯咖啡,呈現極簡風或是豔麗風。
當然這風潮會維持多久不知道,但從杯子裏轉變到杯子上再到杯子外,下一波風潮會追求是杯子的哪裏呢?
4. 多樣化的咖啡萃取方式
在手衝咖啡興起的兩三年後,不少人喝不習慣淡雅多層次風格,轉而開始追求更平衡與更濃醇口感的咖啡,不管是在手衝咖啡上改變萃取方式(例如湯匙攪拌),甚至捨棄手衝,轉而使用愛樂壓、濾壓壺或是土耳其壺等有別於手衝的萃取方式。
隨着咖啡世代演進,勢必會有更特別的萃取工具誕生,自動化也絕對會是下一個潮流,到時候咖啡師或許會退出衝煮,反而是擔綱與消費者中間的橋樑,這絕對值得咖啡師警惕。
5. 咖啡工作室崛起
許多咖啡師並沒有大量的資金投入開店,在成本考量下開起個人工作室,不管是烘豆子、教學或者是品牌與店家規劃都有人做。雖然沒有投入第一線與消費者直接面對面,卻是妥善的運用網路資源與品牌行銷能力,工作室反而有另一片藍海市場。
這些工作室並非直接面對消費者,或許有咖啡機或是吧檯,不過都不是拿來應付大量顧客,而是用來測試產品與同業間交流使用,當然有的工作室質感很好,有的就真的只是簡陋的空間。
6. 品牌結合與異業結盟
當咖啡店老闆發現到單純的一杯一杯賣咖啡實在難以回本之後,咖啡店在這年頭不再只有賣咖啡,不管是最傳統的甜點,一直到雞蛋糕、咖喱飯、上海辣面、剉冰都有,而且有些咖啡館走的是品牌結合,你幾乎想到的餐點都可以在咖啡館出現,或許連滷肉飯都會有。
而當餐飲業之間的結合不再稀奇之後,咖啡走出餐飲,進入理髮廳、藥房、服飾店、旅館到機車行都有,有的創業者是將本行與咖啡做結合,而有的則是透過店中店模式將原本的空間做質感上的提升,讓消費者跳脫舊有的印象,產出新的火花。
至於這樣的結合能否1+1>2,就值得觀察了。
2017-07-21 17:50:39 責任編輯:未知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