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咖啡協會估計,臺灣每年的咖啡產值大約650億到700億,相當驚人,這也使得磚們烘焙咖啡豆的烘豆師,人才需求大增,協會估計,臺灣目前每年需要100位烘豆師進入產業,但是由於學界缺乏完整的訓練體系,大部分的烘豆師都是由業界自行培訓,產生良莠不齊的現象。
熱騰騰的咖啡豆傾瀉而下,散發出烘烤過後的香甜焦香味,烘豆師開動機器轉盤,幫助咖啡豆散熱,一邊還得用小鏟子翻攪,一會兒烘豆師判斷,豆子烘焙程度已經達到要求,趕緊把咖啡移出烘焙機,剛剛烘好的咖啡豆取出一點樣品,磨成粉沖泡成咖啡,由烘豆師親自試味道。
烘豆師沈成穆:“從小機器一路用到大機器,就是在製程放大過程然後維持在讓口味維持一定的範圍之內,那到最後就變成說我需要用過去學校學的東西,就是一些化工的基礎知識,去幫助我做這樣子製程的思考。”
這位烘豆師沈成穆,原本學的是化工,因爲喜歡咖啡,進入產業學習烘豆。
烘豆師沈成穆:“我大概是負責就是生豆進來,然後烘焙烘焙之後的接下來就是要口味測試,因爲它的每一支豆子,它都會有不太一樣的烘焙程度,可是你在連續生產的時候你如何讓每一支豆子都可以達到你所要的目標,這是我覺得最困難的。”
接著進入包裝過程,工作人員戴著頭套口罩手套,全副武裝,把咖啡豆包裝成小包小包,這時候由另外一位烘豆師把關品質。
烘豆師羅健豪:“每一個鍋次我們都會記錄它的,溫度跟下豆時間,還有當天的溫溼度,你就會去根據上一次烘焙期限去烘,然後看下一個梯次是不是味道是不是對的。”
這位烘豆師羅健豪,原本的背景是食品科學,負責的是咖啡生豆的進貨,還有烘好豆之後的品質控管,光是這一家咖啡業者就培養了兩位背景截然不同的烘豆師。
咖啡貿易公司總經理徐文彥:“我說我們烘豆師的背景是以前待過實驗室,因爲我覺得這個背景很好,對所以我們的烘豆師是自己培訓出來的,因爲學校沒有這樣的科系啊。”
臺灣的咖啡市場越來越大,依據農委會統計,2004年全國咖啡種植面積只有213公頃,到了2014年成長到946公頃,增加超過3倍,這還沒有把國外進口的咖啡豆數量算進去。
咖啡貿易公司總經理徐文彥:“以咖啡豆來講,那每一年大概都是最少都是50%甚至到80%的成長。”
業者估計,目前全國的咖啡店至少1萬家以上,也讓烘豆師這一個行業需求量大增。
臺灣咖啡協會副理事長周溫培:“認證其實滿簡單他就會設定機器,因爲機器是很先進嘛,溫度調好我的風速我的火力,我的溫度那其實坦白講,ABC人都可以做出來的,但問題做出來這個豆子,是不是每一批一樣是不是可以喝,沒有人去在乎這個事情。”
咖啡協會初步估計,以臺灣咖啡店擴增的速度,每年至少需要100位烘豆師進入產業,但是目前臺灣教育界缺乏系統性的烘豆師培訓,導致不少業者各憑本事自學,所以烘豆師良莠不齊,導致了很多人一窩蜂開店,然後一大部分經營不善。
臺灣咖啡協會副理事長周溫培:“真正地判斷下來,其實存活率不到25%,所以我也希望這個創業者,他們一定要稍微謹慎一點,不是隻有你的資金夠了就好,因爲你沒有熱誠的話,這個行業是很難經營下去的。”
專家強調,其實烘豆師雖然入門不難,但是卻需要時間的淬鍊,平均需要10年才能累積足夠的經驗,成爲優秀的烘豆師,專家認爲想要提升國內烘豆師的素質和數量,除了政府鼓勵,學界串聯最重要的根本還是在於進場的咖啡業者,能否持續保持熱情,這纔是讓臺灣咖啡產業持續提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