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咖啡面臨的窘境,要從咖啡園裏說起。“目前雲南的咖啡豆只有在樹上的時候品質是好的,摘下來就不一定了。” 臨滄凌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志奇,對於雲南咖啡的粗放型種植十分痛心:“農戶沿着咖啡林不加挑選地統一採收,品質不一的咖啡果混作一堆,又沒有初加工設施,只有依靠自然晾曬,一下雨就發酵。基本靠天喫飯的方式,讓咖啡質量損失極爲嚴重。”
種植方式粗放,折射的是行業標準的缺乏和混亂。農戶種植自創一套標準、企業種植一套標準、加工生產又是一套標準……在許多專業人士看來,這樣的混亂局面導致了雲南咖啡普遍質量不穩定,不少咖啡企業難以連續兩年拿出同樣質量的咖啡豆,這也是雲南咖啡價格始終略低於國際價格的根本原因。
雲南咖啡產量雖然領先全國,但佔全球總產量也僅達到1%左右,雲南咖啡“嗓門”再大也只能是小玩家,在全球咖啡市場幾乎完全沒有發言權。雲南咖啡行業有不少人高度關注着國際期貨市場的走向,可以說紐約期貨市場“打個噴嚏”,雲南咖啡行業就要“感冒”了。雲南咖農們的收入,實際掌握在千里之外的市場體系裏。近年來,雲南咖啡已經經歷過多次“過山車”式的價格波動。
與此同時,雲南咖啡行業還長期受到省內各地產業發展、企業發展不相協調統一的困擾,這導致雲南咖啡的名氣在省內不響,更難走出國門。記者注意到,一家全省主要的咖啡生產企業缺席了本次咖啡科學大會,而一些州市的參與程度也明顯較低。另一個例子也許更能說明問題: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裏,與雲南有密切關係的兩家咖啡交易中心先後在重慶和普洱掛牌成立,相互競爭接近白熱化。
雲南咖啡發展需要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這裏的品牌不僅指企業品牌,更是地域品牌。然而遺憾的是,雲南咖啡的認知程度依然相當低,在國外說起中國咖啡想不起雲南、在國內大小咖啡館拿雲南咖啡豆冒充外國咖啡豆的情況非常普遍,小散亂、“砸牌子”的做法不在少數。
此外,成功挺過來的雲南咖啡企業還要面對着外界更加激烈的競爭,生產速溶咖啡和方便產品的企業直接面對雀巢等國際巨頭,而精品咖啡館更需要品牌氛圍的長期營造。此外,生產方式落後、行業人才匱乏等原因也制約着雲南咖啡產業的發展。在咖啡進入雲南百年以後,雲南咖啡似乎“卡”在了瓶頸處,亟待突破。
產業發展怎樣突破重圍?
面對諸多存在的問題,咖啡行業從業者一直在謀求突破,而最重要的就是打牢產業發展基礎。已成爲中國第一大咖啡種植企業的凌豐咖啡,在大規模流轉土地的基礎上,將土地返包給農戶種植、管護,各類費用和前4年所需農資化肥全部由公司投入,爲每個行政村至少配備了一名技術員,確保每一個海拔、每一片土地的咖啡質量是一致的、可追溯的。同時,還密集佈局咖啡初加工廠,解決靠天喫飯、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
雲南咖啡產業期待騰飛
展示
爲了讓咖啡種植真正惠及農戶,雲南後谷咖啡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始以保護價收購咖農咖啡,在保護農戶利益的基礎上,更加凸顯了咖啡交易中心的重要作用。“目前,各個咖啡交易中心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市場的推動調節是最合乎市場規律的。” 雲南後谷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長熊相人說。事實上,如果運用得當,國內三大咖啡交易中心完全可以讓雲南咖啡效益實現最大化。“普洱的咖啡交易中心把很多精品送到了世界舞臺,而當我們拿出錢來補貼農戶咖啡價格的時候,上海交易中心的期貨功能將幫助我們對沖這部分的風險。” 楊志奇說。目前,業界人士期待能真正利用好現有的資源和規則,讓上海交易中心做好期貨、重慶交易中心做好現貨、雲南交易中心做好原料交易,發揮好收儲功能,減少不必要的折騰,真正把目光超越地區,着眼全球。
放眼世界,雲南周邊國家的咖啡產量加起來大約佔全球的20%—30%,如能抱團取暖,就有可能在全球市場獲得更大的發言權。本屆咖啡大會期間,首屆亞洲咖啡年會在德宏舉行,與會者將進一步探討深化合作的可能。
政府的規範作用也進一步凸顯。咖啡產業是我省高原特色農業發展中的重要產業,針對存在的問題,我省正積極推廣國際標準的質量生產體系,雲南的咖啡標準也有望提升爲全國標準。“希望政府制定更加統一、可持續的產業政策,在扶持企業、管好市場的同時,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雲南咖啡地域品牌的打造中來。”一位雲南咖啡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於未來,大多數人都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