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行6年,“渝新歐”已成爲重慶的一張名片。從2011年初至今,“渝新歐”開行超過1000班,貨值位居所有中歐班列的首位。
“渝新歐”在不斷成長,最顯著的變化,便是貨源種類的擴大。據市物流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前“渝新歐”的貨源主要以IT產品爲主,如今,“渝新歐”的貨源中,IT產品僅佔40%。貨源種類已呈多樣化。
助咖啡產業“無中生有”
事實上,由於不是原料產地,很少有人會把“重慶”和“咖啡”兩個詞聯繫到一起。但在雲南咖啡行業協會祕書長鬍路看來,“重慶沒有咖啡金鳳凰,但重慶有咖啡梧桐樹。”
他表示,美國紐約、英國倫敦都不是咖啡原產地,卻因爲交通發達和金融優勢,成爲全球最大的兩個咖啡集散中心。重慶也同理,尤其是“渝新歐”的存在,更讓重慶充滿底氣。
作爲國內咖啡行業的龍頭,後谷咖啡也看中了“渝新歐”。其負責人表示,以前走海運,從客戶下訂單到咖啡豆出口,再到客戶收貨、付款,整個流程需要3個月以上時間。通過“渝新歐”,比此前省去2/3的時間,還能在半月內實現資金週轉,這對企業而言無疑是極大利好。
2015年7月,首趟後谷咖啡“渝新歐”專列從沙坪壩團結村中心站發出。
去年,後谷咖啡與重慶一起打造了重慶咖啡交易中心,僅半年的時間,交易額就超過40億元,成爲國內最大的咖啡現貨交易平臺。
改變郵運國際規則
各國民間交往日趨頻繁,個人物品的跨國運輸需求越來越多。相比航空和海運,鐵路郵運在綜合成本方面更具優勢。
但鐵路郵運一直是“禁區”。鐵路合作組織(OSJD)於1956年頒佈的《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定》(簡稱《國際貨協》)中,明文規定“在國際鐵路直通貨物聯運中不準運送郵政專運物品”。同時,在2014年前,中歐鐵路從未運輸過裝載國際郵包的集裝箱,海關、檢驗檢疫、郵政部門該如何協同工作尚不可知。
前路雖坎坷,“渝新歐”卻敢於探索。2014年1月,我市組織了“渝新歐”郵運的國內段測試,基本掌握了鐵路郵運中需要了解的基本情況。同時,我市積極與鐵路合作組織的27個成員國的鐵路部門進行協調,並與“渝新歐”沿線各國的海關、檢驗檢疫和郵政部門進行對接,商洽用“渝新歐”進行鐵路郵運的事宜。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6月,國際鐵路合作組織刪除了《國際貨協》中禁止跨境鐵路運輸郵政專用品的條款。
去年5月,海關總署批准重慶成爲國內首箇中歐班列運郵試點城市,10月,“渝新歐”搭載26袋郵包、共計139件郵件順利抵達德國法蘭克福郵件處理中心,開創了中歐國際鐵路貨運班列全程運輸國際郵包的先河,進一步在體制和機制上實現了創新和突破。
推動重慶“整車”市場發展
之前,整車運輸一直以海運爲主。但是,通過海運的整車想進入內陸地區,需要“海運+陸運”,大概要兩個月左右,這讓很多企業喫不消。
“渝新歐”的出現,讓企業看到了新的選擇。
“通過‘渝新歐’,我們的整車只需要兩週左右便能抵達重慶,屆時再分撥到內陸其他省市,所節省的時間成本都會轉化爲企業的競爭力。”潤東集團相關負責人如此表示。
2014年,國家正式批准重慶設立整車進口口岸,爲“渝新歐”運輸整車打下了基礎。同年9月,80輛來自歐洲的整車搭載“渝新歐”來渝,“渝新歐”與“整車”的合作,由此開啓。
去年6月,首趟“渝新歐”平行進口車專列載着82輛平行進口車順利抵達重慶。2016年,“渝新歐”進口整車超過2000輛次,位居西部內陸地區首位。兩年左右的時間,重慶的整車市場已實現了巨大突破,而整車也成爲“渝新歐”回程班列中,最重要的貨源種類之一。